盛夏時節,驕陽似火,為躲避高溫天氣,很多市民選擇宅在空調房里。“入伏以來,天氣悶熱,不開空調真受不了啊。”市民李阿姨說,晚上不開空調難以入睡,但睡醒以后,渾身疼,很不舒服。同樣,市民張先生也說:“因為天熱,連著幾天開空調,導致一家人都感冒了。”
中醫專家提醒,長時間呆在空調房里出現全身疲乏、酸痛、昏昏欲睡、無精神,甚至惡心、頭暈、食欲不振等現象,就是所謂的“空調病”。空調病最主要的危害是降低機體抵抗力和減弱人體適應性,常處于空調房中的人很容易感冒及引發關節炎、鼻炎、腦梗等冬季容易發作的疾病。如何防止“空調病”,專家給您建議。
正確使用空調
首先,空調溫度不要調的太低。使用空調的房間溫度最好控制在26℃左右,室內外溫差以不超過5℃為宜,這樣的溫度能夠最大限度的防止感冒的發生,也是人體最適宜的溫度。
其二,出汗時別對著空調吹,尤其不能在大汗淋漓時立即進入溫度很低的空調房。有汗時如果要進入空調房先換掉濕衣,擦干汗水。千萬不要貪圖一時痛快而站在空調風口,尤其要避免空調直接吹向頸部。
其三,開空調時間1—3個小時,要關掉開窗通風換氣,空調濾芯要經常清洗,防止細菌的滋生,保持室內空氣清潔干爽。
最后,保持一定的運動量以及戶外運動的時間,可安排在氣溫相對較低的清晨或傍晚在室外進行,以遍身微微有汗為佳,同時注意水電解質的攝入。
巧用食療預防
空調病多歸于熱病,平時預防保健很重要。應多喝清涼飲料,如菊花茶、金銀花茶、綠豆湯、蓮子木耳粥等。另外要多吃冬瓜、絲瓜類蔬菜和蛋、肉、牛奶等,少吃冷凍品,多食蛋白質豐盛的食物增強機體抵抗力。
中醫認為,生姜具有發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等功效。處在空調環境中喝點姜湯,可防止“空調病”。如大棗姜湯、紅糖姜湯、綠茶姜湯、鹽醋姜湯等都有助于驅寒解表。
預防“空調病”,夏季可服用香薷飲,即香薷10g、厚樸5g、白扁豆5g煎水喝,以祛暑解表、化濕和中。還可將桑葉、連翹、蘆根各15g、杏仁、菊花、苦桔梗、生甘草、薄荷各10g煎水當茶飲用,可以起到疏風清熱,宣肺止咳的作用。
中醫防治優勢
中醫認為空調病是病在肺衛皮毛的表證,如果不及時治療,則外邪內傳,致病情加重。應根據病人體質的不同辨證施治。務必在表證階段加以治療,及時康復。如吹空調所致的感冒,是暑熱傷寒,屬于普通感冒,初期以香薷等散寒解表效果更佳。穴位按摩可取合谷、迎香、足三里、曲池等穴位,增強自身抵抗能力。
夏季在室內長時間吹空調容易出現頸肩腰背及膝關節疼痛等不適癥狀,三伏天可選用防風9克、桂枝9克、羌活9克煎煮后飲用。同時可采取針刺、推拿、刮痧、艾灸、拔罐、三伏貼等中醫適宜技術,盛夏時節是防治“空調病”不可錯過的好時機。
專家提醒,遵循中醫理論“天人相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規律,陽虛體質的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反復感冒、頸肩腰腿痛、膝骨性關節炎、虛寒性胃痛及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一定不要長時間呆在空調房里,以免引發或加重疾病。對陽虛怕寒體弱者,三伏天針灸、拔罐能起到與冬天吃補品一樣的效果。